再生PE市場環保整頓趨緊

發布時間:2017-04-08

再生PE市場環保整頓趨緊
中國石化合成樹脂重大科技項目啟動
日本對中國聚酯切片展開反傾銷調查
美塑料業呼吁謹慎重啟北美自貿談判
我國建成首條年產30噸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生產線
1、再生PE市場環保整頓趨緊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將分別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從2月15日至3月15日,環境保護部將會同有關省份,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廊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滄州、衡水市,山西省太原、臨汾市,山東省濟南、德州市,河南省鄭州、鶴壁、焦作、安陽市等這18個城市 。展開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
據悉,環保部將由部領導帶隊,聯合相關省市組成18個督查組,分54個小組同步開展工作,涉及督查人員260余人。采取部長巡查、走訪問詢、現場抽查等方式,堅持以督政為主導,督政與督企相結合,分階段推進,不斷傳導督查壓力,切實督促地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環保政策全面收緊,再生塑料將面臨怎樣的困境?
再生PE市場環保整頓趨緊,工廠開工受限,場內貨源偏少。元宵節后,再生塑料廠家大部分返市,但由于河北、萊州等地區傳出市場整頓的消息,生產廠家趨于謹慎,場內庫存增量有限;場內供貨緊張,供需失衡,部分再生料報盤上漲100-200元/噸左右。整體看來,業者觀望氣氛濃厚,操盤謹慎,成交寥寥。再生塑料后市如何,讓我們密切關注國家環保政策。
2、中國石化合成樹脂重大科技項目啟動
2月17日,中國石化首批4個重大科技項目之一“高附加值合成樹脂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啟動會在京召開。北京化工研究院作為項目長單位,將與11家單位協同攻關,聚焦重大科技需求,突破重大科技難點,發揮重大科技支撐作用。
中國石化重大科技項目是在國家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設立的,是中國石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項目針對集團公司業務發展的重點領域,聚焦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圍繞亟待攻關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集全系統科技力量進行重大科技攻關,首批通過競爭立項產生4個重大科技項目。
按照中國石化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要求,“高附加值合成樹脂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實行項目長負責制,由北京化工研究院牽頭,與11家兄弟單位共同承擔。項目以高端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深化“產銷研用”合作創新模式,開發一系列原創型或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的合成樹脂新產品,帶動我國汽車、食品包裝和醫用耗材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3、日本對中國聚酯切片展開反傾銷調查
近日,日本政府已針對中國PET(聚酯切片)開展反傾銷調查。近年來,我國多類化纖產品頻繁遭遇反傾銷調查,其中PET成為重災區,不少企業因此陷入困境。去年9月起,在三井化學、三菱化學等4家日本企業的申請下,日本政府對來自中國的PET發起反傾銷調查。
業內人士認為,今后針對我國包括PET在內的化纖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還會增加,這一情況應引起我國有關部門和企業的高度重視。
4、美塑料業呼吁謹慎重啟北美自貿談判
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競選階段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稱作"美國制造業遭遇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自當選以來,他的首席助手提出,重新談判這一協定將會是優先事項。
但是對于塑料行業而言,重新擬定NAFTA將帶來重大風險。
這是因為美國的塑料行業與其他大部分制造業部門有一點關鍵的差別 :美國在與墨西哥的塑料貿易中享有貿易順差。
美國塑料工業協會表示,這一順差"直接歸功于"NAFTA,"自從該協定簽署生效以來,已極大地惠及眾多美國公司和美國工人。"
美國塑料行業與墨西哥之間存在著高達110億美元的順差,與加拿大保持貿易平衡。但特朗普政府在批評NAFTA時卻劍指一個更大的數字:美國與墨西哥之間在制成品上存在高達6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理論上而言,重啟NAFTA談判是個好主意,但是由此產生的影響可能會超出人們的預想,"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厄爾巴索的塑料模塑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Charles Sholtis說道。"我支持重新談判NAFTA。但是貿然威脅以及隨便制定百分之二十的關稅絕對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分析師們表示,重新擬定NAFTA的決定可能包含著更為慎重的想法,例如,改變北美產品目錄的原產地規則。但是大部分公眾的注意力目前都關注于更為戲劇化的措施,例如增加關稅和稅費等。
美國塑料行業首先要做的是保護該行業與墨西哥的整體貿易順差。
塑料行業所涉及的四大貿易商品門類 -- -- 塑料樹脂、塑料制品、模具和塑料機械 -- -- 2015年在與墨西哥的貿易中都享有貿易順差,根據美國塑料工業協會獲取的最新數據。在這四個門類中,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行業順差在全球范圍內都是最大的。
5、我國建成首條年產30噸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生產線
日前,記者從江蘇先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獲悉:由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江蘇先諾董事長武德珍領銜的創新團隊,已研制和建成國內外首條年產30噸規模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的生產線,這預示著此類纖維的制備向產業化進一步邁進,并實現了小批量穩定生產。
武德珍介紹,其創新團隊發明的聚酰胺酸溶液的凝固、牽伸、熱亞胺化的一體化紡絲工藝,實現了從聚酰亞胺預聚體—聚酰胺酸溶液出發,直接獲得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靶枰厥饨Y構單體合成的聚酰亞胺才能溶解在溶劑中,而如果釆用聚酰胺酸,很多單體就可被應用,從而進行分子結構設計提高性能,成本也將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制備過程中使用的普通溶劑將被全部回收,不會產生環境污染。”該項技術突破了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制備的瓶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其中3件核心專利獲得美國授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介紹,所獲得的高強高模聚酰亞胺纖維,其拉伸強度達到3.5GPa,遠高于市面上常見產品,耐變形能力強,玻璃化溫度達到340攝氏度,5%熱分解溫度達到550攝氏度,不易變軟,不易燃燒。初步應用研究表明,其具有輕質、高強、高模等優異性能,可應用于航空航天、軍事等高科技領域。